自己在专业课学习中有什么缺点 项目式教学优缺点?

[更新]
·
·
分类:行业
1700 阅读

自己在专业课学习中有什么缺点

项目式教学优缺点?

项目式教学优缺点?

项目式教学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项目式教学的优点:
1、项目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助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3、有助于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4、加强实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树立创新观念
5、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7、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项目式教学的缺点:
1.教材中项目的有效性
项目的设计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就业预期,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项目的难度必须适中,在中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经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同时要使各种技能得以有效重复,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2.教学设备的配套性
既然要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工作环境,就必然要求学校配备“够用的工作设备”,创造准工作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在工作(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有效提高其职业能力。
3.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完整性
传统教学是按照学科体系展开的,教师只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考虑其在工作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建立于工作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在整个工作环节中完成咨询、指导与解疑,因此,教师必须储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得到必要的整合。
4.教师指导过程的开放性
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责任了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所以,教师应引导教学过程从可控课堂向自由课堂、构建学习演变,并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开放教育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5.教材不能体现出工作导向
当前,中职教育对各专业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而以项目为主线的教材琳琅满目,水平则参差不齐。其中,项目大多都采用了需求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实现思路和步骤——知识拓展的设计脉络。
6.教师理解片面,使用项目教学法僵化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较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得以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广泛运用,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专业课必须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味盲目地使用,为项目而项目,忽略了传统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法,导致教学方法的排斥和僵化现象。而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7.对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把握有误,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势的影响,对项目教学法的把握不足,甚至只单纯将项目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讲授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滞后,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制约了教学效果。
8.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多数一线教师并没有相关课程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无从真正了解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的习得、工作方法的养成、工作态度的锻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因此不得不纸上谈兵,失去项目教学法的应有价值。
9.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制约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中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弱,虽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进入中职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智能倾向主要为形象思维,适合接受“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然而其长期偏差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及知识基础却不能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

学校军事化管理的弊端?

1. 会阻滞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中小学阶段正是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最关键时期,学生长期被封闭在学 校这个小天地里,人为的见少可接触社会的机会。“学生在学校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每天都是教师—宿舍—食堂,一成不变。不少学生感觉自己像是笼中鸟。整天被一种无形的网笼罩着,直到回家的那一天。”一为教师如是说。
2.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试教育的单一目标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课余知识少得可怜,易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一位老校长评论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都是小绵羊式的一个模式,容易产生高分低能,创造力可想而知。
3.易诱发学生的心理疾患 。行为的无拘无束和思想的天马行空是少年儿童时期特点,而封闭式管理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扭曲。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一些人回家后不愿返校或请假离校后长时间不归,有的学生干脆以辍学相抗争。
4.学生的身体发育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少,缺乏适宜强度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学校食堂条件差,很难做到主副食营养均衡。 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县级以下中小学教育的环境分不开。国家早就提倡素质教育,而一些私立学校却迎合部分家长只要考分而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狭隘教育思想,沉迷于应试教育并乐此不疲。学生升入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指标成了一些学校追求的唯一标准与招牌。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家长更是认为考出好分数才是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法宝,根本无视孩子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