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孩子成绩下降
二年级学生成绩突然下滑是怎么回事?
二年级学生成绩突然下滑是怎么回事?
我的天哪,才二年级成绩就下降了,那三年级岂不是要不及格,四年级岂不是要个位数,五年级挂蛋,长此以往初中就负值,高中就无穷小,大学就是黑洞,研究生就是个奇点啊!这种人怎么能让读书呢,简直是教育系统的末日炸弹啊!
实话说,这个问题提的很广告,但不排除题主是个真的新手父母,还很低智。成绩就是一个分数,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个测量纬度,但不是唯一纬度。既然是能力测量纬度就会有变化,高低变化是常态,一成不变就是变态思维。我们成人世界里都有个状态优劣之分,状态好就超常发挥,不好就失常发挥,不是么?题主应该反思,为什么对一个二年级小朋友提出自己一生都无法做到的极端稳定状态,是教育机构给的黑钱蒙住了心,还是自己年少时的挫败经历?
上了初中一年级,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从初中开始成绩明显不如小学是升初中以后产生的问题,其实大错特错了。有的家长会认为,初中科目多、难度大,孩子一方面要应付繁重的作业,一方面还要兼顾各科。一时间把握不准学习的节奏,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其实这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的思考后,我们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此。为什么小学还OK,一到初一各种问题马上就找上门了?其实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没有学会如何将好的习惯运用到初中学习当中。
相比于小学,初中学习的难度要大不少。很多孩子在小学的成绩很好,当然,很多家长关心的只是主科成绩。孩子在较为轻松的节奏中慢慢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然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将这种仅适合小学学习的方法习惯带到了初中,发现根本玩不转,一时间又苦于没有应对的良策,长此以往,漏洞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孩子在初二下学期就放弃了。
其实这不单单是部分孩子所要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整个中国教育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衔接各阶段的学业生活?
众所周知,随着学业的不断提高,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大。从小学到大学,两次大考,无数次小考,催促孩子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成绩。一次次的提高都是从平时积累来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是智商不行吗?我想没有一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商不行,其实就是一句简单的会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不累,高效,有自己的节奏和目标,懂得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会学习的孩子,自己累还带着全家累,没有效率,盲目努力,竟是一些事倍功半的骚操作。而这些区别,往往在小学就显露出来了。很多家长认为小学可以边玩边学,等到初中再努力就行,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害了孩子啊。
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小学三年级就应该开始了。
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当他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会越来越分散,导致效率低下,做事的兴趣就更谈不上了。所以首先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如何在没有人监督和督促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集中,保持高效率。可以在写作业前,让孩子对作业做一下规划,每项作业需要多长时间,比如说半个小时一项,中间可以休息5分钟。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于半小时,那么可以多休息5分钟。如果错误过多或超过半小时就没有休息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其次,独立的思维也很重要。养成良好时间观念的同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也很重要。要善于培养孩子自己分析解题思路、自己寻找解题技巧的能力。要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学习,可不单单是书本上那些课文,会背了就行;作业上那几道破题,会做了就行。何为学习,学,指的是模仿;习,指的是反复做一件事后得出结论掌握规律。会学习的孩子,善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不给自己找麻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去解释问题,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独立思考解决方案。不单单是学习,这对以后的生活都有帮助。
最后,家长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适当的协助孩子,鼓励孩子,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认真的跟孩子沟通,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共同进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发现孩子的兴趣,多与孩子讨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各个学期阶段的衔接时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与孩子一同研究未来的目标与计划。不要操之过急,切忌盲目跟风。
教育是国之大计,各位家长朋友们任重而道远啊。
我是李老师,欢迎大家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