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还有什么原则 会计制度的三大原则?

[更新]
·
·
分类:行业
1188 阅读

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还有什么原则

会计制度的三大原则?

会计制度的三大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划分权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谨慎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财务权责法和收支法区别?

企业财务权责法和收支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利润计算的原则不同,权责法,也称之为权责发生制,该方法下企业确认收益和支出不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为原则,而是以收益的权利和费用的责任作为计算利润的标准,而收支法,也称为收付实现制,方法下企业确认收益和支出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原则,在这个方法下,计算的利润与现金流保持高度一致。

会计六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一般原则是指协调会计信息为了会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方面所应遵循的原则。
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等。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所进行的基本分类。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的界定和分类可以使财务会计系统更加科学严密,为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拓展资料
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
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
会计计量应坚持三个基本质量标准:
(1)同质性,即会计计量所提示的数量关系(再现体)应与被提示的物品或事项的内在数量关系(客体)保持一致;
(2)证实性,即在给定条件相同时,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客体的计量应得出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计量结果可以互为证实;
(3)一致性、即计量方法的使用要保持前后期的一致性,以免使用者会计信息产生误解。
会计计量与会计的旨在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信息的基本功能密切相关,是现代会计的发展动力之一。
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在诸如成本计算、存货计价、折旧处理、损益计处、递延摊销、税金处理、盈利分配、投资计算、价格变动调整等方面的实务和理论问题,在很大程序上也是会计计量不同内容和所面临不同问题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