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三大管理体系总结 管理体系高层结构的作用?

[更新]
·
·
分类:行业
1181 阅读

管理者的三大管理体系总结

管理体系高层结构的作用?

管理体系高层结构的作用?

一、任务1、决策任务
在组织的活动中,需要有胸怀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员工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这就是领导者决策的作用。最高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科学预测来制定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案。最高管理者的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影响着组织的效率、效益与生存发展。
2、组织任务
最高管理者要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计划,组织设计时要考虑人员素质、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及性质、公司的发展状况等。组织授权时还要根据组织发展的规模、发展阶段、人员素质等选择授权的结构、范围等。
3、领导任务
最高管理者要带领和指挥组织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地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由于下属一般愿意服从那些他们认为可以使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要求得到满足的领导者,所以,领导工作需要运用影响力、激励、沟通等手段,选好、用好人才,
设计人际关系、信息沟通的路径和网络,为员工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控制任务
控制是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计划的要求、目标相对照,然后采取措施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计划的执行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保证计划执行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并实现组织目标,最高管理者就必须将控制工作穿插其中。控制工作不仅能衡量计划的执行速度、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在许多情况下,它还可以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甚至改变组织结构、改变人员配备以及在领导方法上做出重大改革。最高管理者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计划的要求、目标相对照,然后决定采取措施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根据变化的内外部条件提出新的目标、计划。
二、作用最高管理者的决策、参与HSE管理活动,在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组织发展的各个阶段。组织在管理体系策划、建立、运行等各个过程中,最高管理者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1、HSE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首先,最高管理者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目前的运行状况、风险状况、以往的安全管理状况、经济效益状况、国内外日益重视的HSE管理状况、本企业是否急需建立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HSE管理体系状况等,认真权衡考虑,决定是否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
最高管理者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决心和信心来源于其对建立此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各层管理人员实施HSE管理的原动力。只有最高管理者重视、支持、参与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等活动,才能真正推动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
最高管理者在决定建立HSE管理体系后,为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应确保人员的权限、职责得到明确,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赋予其在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中的权利及职责,明确主要人员及各个部门在体系建立及运行中具有相应的权利及职责,并确定有效的沟通渠道,使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的信息能得到及时沟通。
在体系策划阶段,最高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特点、目前的财务状况、HSE管理状况最终确定企业的HSE方针及况体目标。此方针和目标是以后几年内企业HSE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的HSE行动将以此为目标依据。
2、HSE管理体系建立阶段
在此阶段,最高管理者要参与体系建立的一些活动,如定期参加HSE例会,了解体系建立的进度,对体系建立所需的人力物力给予支持,奖励为HSE管理体系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部门。HSE管理体系建立中的主要工作是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估,法律法规的识别和符合性评审,文件编写等,这些工作要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最高管理者的鼓励支持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最高管理者要意识到体系建立工作的艰巨性,HSE工作小组的人员应是从各个部门选出的技术骨干,有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具有组织能力,能够担负起组织、培训、检查等的责任。最高管理者要强调危害识别、风险评估这一涉及全公司、全体员工的繁重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思考采取何种推进方式,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的治理给予人力,资金的支持。对管理体系的策划、组织的设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都要给予支持,其中涉及到一些工作安排的问题,最高管理者应出面协调、落实。最高管理者要认真审核手册的符合性和合理性,确保企业的手册满足相应的要求和原则,并负责批准手册。
3、HSE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
在此阶段,最高管理者应对各职能部门及基层领导强调企业实行HSE管理体系的决心,强调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新的HSE管理。要求各部门对HSE管理体系涉及的工作落实责任人,对试运行中进行的全员培训给予支持,甚至亲自参与讲话等。对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出面协调解决。
4、HSE管理体系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最高管理者起着表率和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最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健康意识和对HSE管理体系的态度将对员工产生极大影响。如果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带头执行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在日常的管理和经营中完全体现HSE的管理理念,将满足标准要求和体系文件规定作为基本的行动准则,就可起到表率和无声命令的作用,员工就会受到感染,在各自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各规定及要求,提高HSE意识。
最高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HSE管理体系和认证的关系。不能为了认证而实施管理体系,导致企业的实际情况与HSE管理体系的实施形成两张皮,浪费了人力、物力,甚至更加淡化了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
最高管理者应重视内部审核工作,支持内部审核工作的开展,甚至参与内审的策划,监督纠正措施的落实。最高管理者要配合内部审核员的工作,主动接受内部审核员的审核。
最高管理者在体系运行中的一项主要的活动是定期对HSE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最高管理者应主持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应根据HSE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方针、目标以及HSE管理体系其他要素可能需要进行的修改。管理评审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分发给有关单位。管理评审实际上就是最高管理者检查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标准执行,提出纠正改进措施的控制过程,使HSE管理持续改进,实现不断提高的方针和目标。
总之,最高管理者从其管理定位出发的决策、参与、支持对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高管理者要身体力行,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管理发展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是什么?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兴起阶段:二战后初期到1973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注重从概念体系上建立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着重研究如何把先进国家的管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二)低潮阶段:1973年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由于受世界性石油危机极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来源枯竭;还有由于比较管理学受当时流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影响的启迪,而一般系统论的衰退,对比较管理理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高潮阶段:80年代初—?。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些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运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比较管理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对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和方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并探讨设计了分析内部管理要素的模型,试图为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的分析工具;研究重点由过去的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管理学的特点:
一般说来,管理学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一般性。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它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2)多科性,或综合性。管理学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利用经济学、数学、生产力经济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仿真学、行为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最新成就,对管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预测,从中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并用以指导管理的实际工作。所以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相互关系来看,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历史性。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实践和历史的产物,管理学尤其如是。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思想、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管理历史发展和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不进行历史考察,就很难理解建立管理学的依据。?
(4)实用性,或实践性。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的有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管理的实践性表现为它具有可行性,而它的可行性标准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加以衡量的。因此,管理学又是一门实用学科,只有把管理理论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