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责任意识和执行力
如何具备高效的执行力?
如何具备高效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就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决策的能力。打造执行力分为三个主要要素:人员、任务、流程;人员分为不同的角色:帅、将、兵,而不同角色的人员应该对任务的理解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按照合理优化的流程,协调不同角色的人员完成约定的任务。 看似简单的理论,要在工作中实践,一点都不简单。高效的执行力从个人的角度归纳为能力与态度两方面。 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要素。作为“帅”,就是决策者,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责任感、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将”,就是中层的执行者,要具备对上级决策者决策的正确解码能力、分解任务的能力、还有上下左右的协调能力等;作为“兵”,则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细节的把握能力和不讲条件、饱满的工作热情。这些角色的分工又都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局部可能是作为“帅”,但在大的系统里可能也是“将”,或者是“兵”。每个角色都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相对位置,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态度就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要素。我们工作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你会有一百个理由去做;如果你不愿做一件事情,你同样会有一百个借口不去做。也就是说,当任务、目标、人员、流程都安排好了,执行者的态度决定执行力的强弱。 作为管理者,应努力寻找影响队员工作态度的因素,努力提升它,团队的执行力就会自然提升。作为队员,无论何种处境,都要时时谨记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因为执行力就是自己的竞争力,会帮助组织成功,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打造高效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把它融入到组织的文化中去,通过量的积累才能真正拥有一支强大执行力的团队。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杜俊生
如何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提高执行力?
答:如何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措施如下:
(一)建立制度清理与废改工作机制。企业想要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善和可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机制。所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不断修改、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适应员工、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制度体系。
(1)建立制度清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以往的制度中主要内容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或已被新的制度所替代而未及时明确停止执行的制度,予以废止;对制度中个别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的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予以修改;对新问题、新矛盾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予以增补。(2)制度建立修改的规范化。要注重制度整体功效,按照执行程序规范化、业务操作精细化、具体工作流程化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每一个工作环节间严密地配合和有效地制约,使管理行为按照规章、规定、办法的要求有序地进行。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尤其在修改、完善制度时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讲清合理的依据,使制度规范顺乎人心;重视制度的实效性,制度内容既要有宏观上、原则性的要求,更要有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尤其对具体工作流程要进行制度化约束和规范,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坚持制度的先进性,制度内容必须体现出上级精神与实际相结合,不合时宜的“土政策”或者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东西要坚决摈弃,充分体现制度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制度宣传教育,营造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1)加强宣传教育创新,营造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把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与教育载体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电化教育、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宣传教育直观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案例、现场说法、情景回放等载体的作用,增强宣传教育生动性和形象性。既要宣传制度规定了什么,又要宣传制度如何执行、如何落实、怎样监督。使干部员工真正认识到规范建章立制是工作要求、现实需要,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2)狠抓主要人员制度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一些党员干部制度意识淡薄,是影响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要把制度教育作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提升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熟知制度内容,增强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维护制度权威,真正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三)党员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强化监督。干部自觉带头执行,不仅是现阶段推进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新形势下从严管理干部的迫切需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问责机制。“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决杜绝和纠正把单位或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的现象。要建立保障制度执行和工作落实的机制,建立督促检查机制,解决谁来检查、如何检查、检查结果如何使用的问题。实行干部问责制,健全以干部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要坚决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