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画法简单漂亮
没有文化,可以画好画吗?
没有文化,可以画好画吗?
文化,指具有一定的学历,也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画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艺术活动,古今中外的画家,没有缺少文化就可以画好画的!就我国古代画家而言,如“明四家”的文沈唐仇中,除了仇英是画工出身外,文征明,沈石田,唐伯虎三人,都是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仇英虽然文化低,这是他家庭当初没有给他机会读书学习造成的,但是他的艺术领悟能力却十分高。能够在文沈唐之外,独成一家,实属有极高的天分和艺术修养,这足以说明,画画是离不开文化的。再看看明末清初八大山人,苦瓜和尚等出家人,虽说他们的学历不好明确,但他们的书画诗作品,就可以证明他们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代以来可以用齐白石作例子,白石老人当初由于家贫和身体原因,上学不久便辍学在家。工作之余画画写字,但到青年时期,经过当地文人胡沁园等人的栽培,不仅画画,而且写字,刻印,作诗,均发生了质的飞跃,相当于后来的“研究生”学历,直到晚年成了诗书画印“四绝”的大师。此种情况完全说明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就近现代美术史看,没有文化的画家是罕见的,大画家不仅文化层次高,与此相关的艺术修养也很深。能画画,或者能书法,能写理论文章,不少还是高等院校的教授,或者画院的研究员,肩负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任,没有文化,甚至文化层次不够,根本不可能在高等院校立身扬名。
然而,对于一般画画作者而言,也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化,会美术理论,美学欣赏,懂得美术史,明白各种美术流派,风格,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最好还能读懂文言文的画论。做到这些,处处离不开文化修养!
退一步讲,如果仅仅作为书画爱好者,随意学点画画,增加一点艺术情趣,那就不要计较什么文化层次的高低,把主要精力放在画画上,也会有不错的收获。不过这应该另说另议,无关紧要!
画是综合性特别强的造型艺术,画画,不仅仅靠技法,更是靠学养。这样说,文化是画画离不开的重要课题!
我是一名书法老师,怎么教练字最有效果?
你好!我来说点我手术之前,教我的学生学书法的一点体会。
问题是你的问题是教学龄前的小孩子学书法,还是教在校学生学书法,如果是在校,是小学还是初中……。是毛笔还是钢笔没说。我不清楚,还好反正是写字,大慨地说说也还可以,仅供参考。不明白的或不当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借助头条平头,继续讨论。
一是目的要明确。为什么要学书法。学书法是为掌握方法,使字写的既快又漂亮(美观)。目的明确,才能持之以恒。注意掌握方法是目的,不要受其它的诱惑所干扰。见异思迁,就会前功尽弃。
二是方法要正确。从执笔,姿势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微处见精神。学书法,入门在临摹。有些人认为临摹是虚费精力、浪费时间、多此一举。其实不然,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入门途径。怎么起笔?怎么行笔?怎么收笔?怎么结构……?
只有学我们才能知道。怎么学?老师教?老师怎么教?教临摹。用临摹的钥匙打开书法的大门……。所以说,临摹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必不可少。
关于临摹,我在我的主页中其他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及,为方便阅读,我复制粘贴到这里。
临是照着字帖来写,摹是将字双勾下来,在字的轮廓内填写,又称“描红”。所以说临帖容易学到用笔,摹帖容易学到结构。临摹学习看上去慢,其实并不是的。在这样的方法中,可以学到用笔,学到结构。
由于是在轮廓中填写,笔毫平铺,运行都是在界内来完成的,都是在规矩中完成的,前人说这样可“节制其手”,是有道理的。所以很容易接近“古人”。就像是被搀扶着学走路,又好像是有“古人”在指引着入门前行的道路,这样也就容易会走了,也就少走或是不走弯路了……。这实际上是慢中求快。
在临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落笔生根、落笔无悔”中怡情养性;在“心正笔正”中陶冶情操;在“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中养成细心;在“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中累积笔力;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培养耐心;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锻炼毅力;在“眼高手低,手高眼低”中提高兴赏水平;在“笔成冢、砚成臼”中练就功夫,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中坚定信心……。
三是练习书法要定时定量。练习书法,要定时定量。笔头子要天天磨,我与帖才能一天一天地靠近;一天不磨,我与帖就会疏远一步。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这就叫做有日积月累,才有日新月异。
四是多看,多交流。在相互学习中激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在交流中学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
当然,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方法要灵活,要善于总结和规划,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书法教得有声有色,硕果累累。
欢迎欣赏、点评、交流!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本人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