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八节实战
MBA实战,如何构建全景思维模式下的绩效管理体系?
MBA实战,如何构建全景思维模式下的绩效管理体系?
这个问题看似是在校的学生提出来的,感觉也是老师要求做的题目,题目套路就是两个概念堆叠在一起,什么什么下的什么什么,我研究生毕业十几年了,是职场的学生,我来回答。
所谓全景思维模式是什么呢?是不是就像那个小汽车的全景天窗一样啊,前面看路的窗户有了,上面再整个看天的窗户,这样思维就不是1D的,是2D的,就是立体的,是新东西。不过,学者们有时候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似乎也没有那个必要。
如果你看很多内地企业的绩效管理,有一些就已经不错了,是不是科学不要细看,可能更谈不上体系,只是老板或者管事的一个灵感,脑袋一拍,就拿来烤你了,你就熟了。
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地把考核工作做好,务实,然后做成体系,对企业好。如果是写论文,多参考美的的,内地的是复印件的复印件都不清楚了。
还有,这个问题我理解和BSC暗合,美的企业用了很多年了,人家已经很成熟了,也不是新东西,我们不用重新研究一遍。
如果有问题可以加关注私信交流。
别玩概念,什么全景思维,难道还有半景的吗?想把绩效管理体系搞清楚,先把mbo kpi bsc ,甚至是okr了解清楚。
问题都没讲不清楚,谈什么实战?
真正的企业里的绩效方式都是各家各异,只会跟你讲有效性,谁跟你谈体系,搞学术就别谈实战。
在我看来,全景思维模式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要有大局观,要站在全局来思考问题;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是只关心眼前的一件事情,而是要瞻前顾后,并且要总结归纳这件事情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周围的人或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利用这种思考模式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全景思维法,更像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型。
传统国有企业,如何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且易于贯彻执行,促进效益提升?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我今年接触了3个省份的国家电网,一个省份的中国银行,还有中车的一个子公司,发现他们的绩效管理基本上都是轮流做庄。因为国有的机制比较麻烦,员工国有企业的身份比较难于解除合同,并且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很重的一个岗位职责就是维稳,他们很不愿意把员工的收益和晋升完全跟业绩挂钩,因为那样就会让一些习惯吃大锅饭的员工很不适应。有些国企基本上就是父一代子一代的,大家都是熟人,这样去严格考核的,有可能工作之外的压力和困难都会让人接受不了。所以公司领导就只好让员工轮流坐庄了,但是轮流坐庄的结果慢慢就会显现传来:优秀员工留不住,绩差员工开不掉,中不溜的员工就做了经理。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黄鼠狼生了一窝小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所以,从长远的来看,比如很多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也是让新加入的股东能够带来新的科学的市场化的管理机制。而市场化的机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养闲人,不适合的员工要做末尾淘汰。然后让公司人员流动起来,形成活水,不好的就要淘汰你,好的就要好好使用你,激励你,晋升你。我今年跟中石化的一家子公司讲课的时候,就发现这家公司的市场化业务已经占了公司整个业务的30%,就在前几天,公司在约我课程的时候,专门把之前确定的《绩效辅导与面谈》调整成了《金牌面试官》,因为公司高层决定把上课的项目经理所在事业部的业务完全市场化,公司不再对这个事业部的招聘数量和工资水平做限制性规定。这样的话,公司的项目经理就需要根据业务的需要,去招聘面试符合企业要求的团队人员。
所以,传统的国有企业,如果想把绩效管理的工作落实到位,最主要的工作不是选用什么绩效管理的工具,而是要在用人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作重大调整。要把企业的管理重点放在用户的需要上,公司所有的经营都要围绕着满足客户需要,公司的用人思路也要体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业绩好就要配房配车配老婆,业绩不好就要扣钱降薪开除。不能打马虎眼,不能总想着做老好人,不能有太多感情因素。要在执行公司政策之外,可以去讲讲人情,比如给不满足岗位要求的员工介绍工作,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让他们具备再就业的能力等等。
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取人力资源和职场管理知识;本文作者邓玉金,资深HRD,实战培训师,人力资源畅销书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