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价格的控制有哪些方法
工程成本控制四大措施?
工程成本控制四大措施?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面系统控制的过程。
首先,在投标报价阶段。
造价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充分考虑现场因素,凭着自己对市场掌握的信息,由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甲定或指定品牌、规格、采购地)确定施工中各种材料价格、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动员和调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和交通工具、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的现场管理费用及本工程应交的税金,再加上招标费用和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的保修服务费等费用计算出施工企业承揽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即工程预算成本。
其次,在施工阶段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一个经由投入资源和条件的成本控制进而对施工过程及各环节进行材料、人工、机械的控制,直至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全过程的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
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工程师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目标责任预算。在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成本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部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造价工程师应根据企业的预算成本编制目标责任预算。
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材机的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定额工日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2、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
在人工费控制上造价工程师严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为防止“窝工”,项目部很有必要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这样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节约人工费用。材料控制上造价工程师应着重把好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
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紧紧围绕以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对于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按时收进进度款和价差。
关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同时,造价工程师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对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清原因,使成本管理朝好的方向发展。在项目总成本上,造价工程师负责各工种直接费的审核和汇总,项目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定额包干的形式对各种费用核算,进行控制。
3、其它方面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最低价中标原则使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盈利往往占很少的一部分,很大的一部分往往在费用的索赔、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上面。所以,造价工程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动态,收集资料,争取更大利益的索赔和签证,如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狭窄而发生的材料二次倒运费,设计变更的增加费用等。
造价工程师也要处理好进度与成本关系的分析与控制,如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应予以制止。造价工程师要与项目经理密切保持交流,对于项目经理提出的管理决策,造价工程师应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提出其是否可行。
最后,在工程结算阶段。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还与最后阶段工程决算编制的正确、完整与否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做得再好,如少算,漏算那都是白算,包括对前面的一切的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一切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所以最后的汇总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中标价加上各种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便形成了最终结算额。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工程师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如发现实际支付和应收入二者之间有差距,应查明原因,确保取得收支平衡。
项目建设成本
项目的建设成本分为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即总成本等于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的总和。项目建设的无效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对形成产品或提升价值等没有作用,无法获得客户认同和补偿,属于费用浪费的成本。因此,无效成本控制好的话,对总成本的控制也意义重大。
采购中的质量如何进行控制和管理?
转载
浅谈如何控制好采购质量
首先谈一下质量的概念。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或暗含的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物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过程所产生结果的好坏,所以控制好采购质量是企业运营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控制好采购质量呢?我认为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采购质量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慎之又慎,要对供应商经营规模、经营业绩、信誉程度、资质合法性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掌握其基本情况时再决定是否与之合作,如果仍不确定选用时,可采用样品试用或先签小部分订单方式,对供应商资信、质量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签订采购合同时要严谨,合同中必须明确所采购物资质量的特性要求、验收标准及出现不合格的解决方法,必须预见到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合同中应约定的事项必须要齐全,不能怕麻烦、怕啰嗦,以免出现问题时不能有效地沟通解决,受制于供应商给公司造成损失。尤其是验收标准及方法必须明确,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必须苛刻严格可量化,这样才能确保供应商重视供货过程,确保物资采购质量。
3、物资进厂验收要严格把关,物资验收是企业利益得失的一道闸门,必须严格控制,物资验收人员要明确相关的验收标准、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技能,根据物资特性的不同通过检斤、检尺、化验、试验、外观检查、核对说明书等方法进行检验,有合同约定的,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条款进行验收,物资检验人员在发现不合格或不符合时应立即向采购部门汇报,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对不合格事实进行确认后按合同条款处理,同时,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供货质量进行统计,经常出现供货质量事件的供应商可考虑将其剔除供方名录。
4、采用竞争机制,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队伍。供应商选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对供应商队伍不断进行更新,优生劣汰。要对订单进行有效的分解,多选择几家供货,通过其供货过程便能发现优秀的、适合企业的供应商,以稳定采购质量,久而久之,便能建立起一支与我们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能够伴随我们企业一起成长的战略合作供应商队伍。
以上四点,我认为是对采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采购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势必会造成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的下降,所以提高采购质量就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最后,让我们所有与采购质量有关的同志们共同携起手来,本着各负其责、加强控制、不断创新、共同改进的原则努力提高采购质量,为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