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玉米结 一根玉米能结几次棒子?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2938 阅读

中国结玉米结

一根玉米能结几次棒子?

一根玉米能结几次棒子?

只结一次棒子
一般的玉米品种一根玉米杆上能接1-2个玉米,最多结3个。有一种目前没有形成规模种植的农家品种,一株能结3-6个棒,味道很好。多雨地区种植玉米,应做好排涝防渍工作,开花初期追施精肥或喷施磷肥,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钾肥,可以防止早衰。土壤肥力差的地应多施有机肥。

东北玉米结几个玉米?

东北玉米一棵一般结两个玉米棒子。我国的黑土地大部分在东北。黑土地适宜种植大豆和玉米。东北玉米能高产,而且是优质玉米。受到全国各地客商的喜爱。东北玉米生长期长,比内地玉米味道香,是加工饲料,加工甲淳的主要原科,东北玉米供不应求。

一棵玉米杆真能结四穗玉米有这样的玉米种子吗?

没有能结出四个穗的玉米。玉米这种农作物,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也就是玉米虽然能长出好几个小穗,但最终能发育成熟的只有最上部的那一个玉米穗能够结出籽粒,极个别的情况也可能有第二个小穗可以结出少量的籽粒,但是长出四个结满籽粒的玉米穗是不可能的。

玉米结教程?

工具/原料
彩线
方法/步骤
1/6分步阅读
将两种颜色的彩线横竖交叉放好。
2/6
将上面的彩线弯曲放好。
3/6
将下面的绿色彩线的右端放到棕色彩线的上面。
4/6
将弯曲的棕色彩线的左线从里到外放到绿色线上面。
5/6
再将绿色上面的线从里到外穿过刚刚的那条棕线上,然后再穿过棕线的右端之下。
6/6
拉紧后,一个漂亮的玉米穗就完成了。之后按照上述的步骤编即可。

玉米等作物传入中国的原因?

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玉米种子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玉米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藩麦、珍珠米、薏米包、玉膏粱、红须麦等等等。
  闽南人叫它番麦,广东人称为粟米,东北人唤作苞米,潮州话称薏米仁等等。
  公元1511年,即大明正德六年,哥伦布最早将玉米带回欧洲。
  后来,葡萄牙人携带着玉米种子等“方物”的船队来到亚洲,占领了满剌加国(今属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数年后航行至广州。
  《明史》记载:正德十三年(1518年),佛朗机(明人对葡萄牙、西班牙的统称)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始知其名。
  明廷断然拒绝,因为当时的满剌加国和大明国属于友好国家。
  佛朗机人不死心,赖在广东不走,后买通了某太监,其特使亚三最终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接见。
  朱厚照对这个亚三印象还可以,在南巡时,亚三一直伴随皇帝左右。
  玉米极有可能在此期间传入中国。
  大约六十年后,浙江杭州学者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记载:
  “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秆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博学多闻的田艺蘅第一次看见一种叫“御麦”的植物,考证后确认“御麦”原本称作番麦,因为属于西番的贡物,故称御麦,可见当时并没有大量种植,尚属于皇帝御用的贡品。
  而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版的《巩县志》最早记载了“玉麦”。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出版的《平凉府志》记载:
  “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明末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记载:“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表明御麦变成了玉麦,不再是皇帝独享的贡物。
  由此可知,我国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引进,并逐步大面积种植玉米,距今约四百五十多年。
  玉米适应性极强,分布于热带、温带、寒温带等多种气候带。
  玉米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可以酿酒、榨油、制造饲料、工业酒精等,现已成为重要的谷物之一。
  玉米因营养丰富,口味清爽,深受人们喜爱。
  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生物碱、挥发油等对人体有益物质,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
  玉米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虽然在神州落地扎根不足五百年,却与中国人结下不解之缘。
  在早些年,玉米是人们的主要食物,磨成面粉做锅贴饼子,粉碎成碴子煮粥,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还可以制作很多小零食,如煮玉米、烤玉米、爆米花等等,拓展人们在食物匮乏年代的美食想象空间。
  东北人比较喜欢吃半成熟的玉米。
  在玉米饱含汁水的时候最适合做一种糕点。
  人们把玉米棒子掰下来,置一容器,用插板或刀削下鲜嫩的玉米,呈糊糊状。
  把打散的鸡蛋、食用油、葱花、食盐等配料、调味品放在一起搅拌。
  此时,把洗净的玉米皮铺在蒸锅上,慢慢把玉米糊糊放在上面,蒸几分钟后,美味的玉米蒸糕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当然,这些原料还可以换成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方法,就是直接放在油锅上,烙成金黄精致的小玉米饼,也别有一番风味。
  鲜嫩的甜糯玉米,最适合烤着吃,方法虽然简单,但烤制需要掌握火候,考验人们的耐心,急不得,躁不得,慢慢等待。
  玉米由表及里,缓缓熟透,此时的味道细腻耐品,口感丰富,糯香、清香中弥漫着一种焦糊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