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自动化气象站设备 农业物联网为什么不接地气?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3312 阅读

小型自动化气象站设备

农业物联网为什么不接地气?

农业物联网为什么不接地气?

在这里,着重回答下农业物联网传感器价格高的问题。
利益相关,结合自身回答这个问题。
便宜的东西(如花花草草传感器),解决不了问题。贵的东西能解决问题,但是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成本去转化研究,因为不仅要保证它能用,还要保证它好用(数据精准、稳定、连续、实时、可靠等)。
一个传感器的研发意味着需要投资特别大,而且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多少人或企业愿意在没有市场收益的情况下去投入?一款田间传感器研发成本大概是300万起。
第一代研发出来还需要培育潜在客户,潜在客户还需要应用至少1~3个生育期才会知道传感器稳定与否。
那么第二代还需要改进,每改进一次的成本大约50~200万不等。这还没有到量产阶段。再匹配不同场景(天南地北)去测试,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去验证,这部分的费用是另外算的。每一代测试都需要50~100万。
如果公司只投入一个参数的物联网设备研发,那么就需要在该设备中盈利,假设400万的成本费用,一年1000台,那么该产品需要4万一台才可以收回成本。
问题来了,能卖出去多少呢?都是谁用呢?
单纯硬件成本并不高。主要来自于研发、市场体量小、应用认知提升、测试反馈等等这些看不到的环节。
多说几点:
2010~2015,全国先后建成了不计其数的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以大屏幕、系统平台(软件展示)、田间基础设施(现有的气象站、宣传牌、插针式墒情设备为主)来体现;由于都没有清晰的认知,基本上建成后都是为了项目验收而做,极少产生很好的生产指导意义。
很多比较务实的主体就意识到:咦,数据呢?数据如何用呢?生产单位从经验种植转移到数据种植了吗?
原来,我们现阶段,没有匹配性的研发物联网终端设备,可被监测参数就那么多(降雨量、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盐分、PH….),但是根据生产环境的不同需要各自匹配其工况环境。
拿土壤水分来说,研究作物需水规律是可以帮助生产提升的。那就意味着,需要同一个位置、多个深度(10cm一层)连续24小时,覆盖整个生育期的监测,才可以逐步掌握有效降雨量、土壤入渗速率(砂土与壤土的水分入渗速率不同,所以灌溉时的灌溉量及灌溉时间就需要做匹配),而且还需要知道作物实际吸水根系随作物生育期不同的动态分布;才可以知道作物的耗水量、耗水规律,也就知道了需要给它储备的的水量等等可量化的指标。
这单单是一个土壤水分哦,还有很多参数依然是按照现有的结构、方式、原理进行开发生产,但是未来的农业种植需求是需要替代经验的,因此那些可被测量的参数都需要在不同程度做重新研发。
其次,从物联网技术的行业深度应用来说。
比如:机械加工需要物联网,如加工过程需要知道生产线上实时温度的变化,来控制生产质量。那直接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就可以解决问题。
温度传感器加上通讯存储就是一个基本的物联网终端,那如何用呢?当温度大于80℃时,系统平台会发出警报,然后人去解决问题。
那问题来了:如何定义物联网观测的要素是一个问题,如何根据需要准确设置这个阈值又是一个行业深度的事情!
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深扎到不同的应用场景里去研究。
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

自动化气象站的作用?

自动气象站(AWS)是一个自动化的传统气象站,无论是节省人力或测量偏远地区的气像资料。该系统通过Argos系统[1] 和全球电信系统可以进行实时汇报,或储存的数据作日后传送。自动气象站往往被放置在供电网络和通讯网络内。现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移动电话技术使自动气象站能在供电网络和通讯网络外,透过无线型式传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