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干什么农活 “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农谚预测年景,今年收成如何?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4754 阅读

芒种时干什么农活

“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农谚预测年景,今年收成如何?

“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农谚预测年景,今年收成如何?

端午节要到了,2022年下半年是旱是涝,农谚都说清楚了,看看老祖宗的预测!
古代是农耕社会,生产力是比较低下的,太旱了绝收,太涝了也绝收,基本上都是靠老天赏饭吃。但是,在古代又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围绕着种地。也就是说粮食就是人们的命,是日常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生活质量完全取决于庄稼收成。
但是,古人没有天气预报系统,不能够提前三天知道天气情况。所以,古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天气。
在农村流传这样的一句农谚“芒种端午前,到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这句农谚和芒种节气有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古人种地既不看阳历也不看阴历,因为阳历是有缺陷的,不能够体现“月相”的变化,阴历的缺陷是不能体现四季的变化。所以,古代有一套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就是我们现在一直还在沿用的二十四节气。
按古人的经验总结,芒种节气如果出现在端午节之前的话,雨季会提前到来,影响小麦收割,还会导致收割不回来的小麦在田间发芽霉变。另外,降雨比较多,小麦收不回来,耽误下茬玉米等夏播作物播种,所以,出现荒田的现象比较多。而芒种出现在端午节之后的话,雨季会稍微来得晚一些,不耽误夏熟作物收获,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收成会比较好。
今年芒种是6月6日是在端午节之后了,按古人的说法,下半年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当然,这只是古人的一些经验总结,农村老话“端午前怕芒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农谚只是一个地区的经过长期劳作结合天气的总结,是有地域性的,拿到别的地区似乎又没有道理了。所以,我们笼统地来看就行了,还是要留意当地的天气预报,早做安排和准备。但有一点古人说得没错,就是到了端午前后通常都会下雨。
那么芒种节气有什么特点呢?芒种既是收获的时节,又是播种新作物播种的时节。在古书《周礼》中有芒种的描述,“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大意是说,只要能长杂草的地方也可以种庄稼。
从古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来看,芒种是九个节气,每年的交节时间在6月5日-6月6日之间。这个时候太阳黄经刚好达到75度,是降水量开始增多的时期,也是夏熟作物收获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在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此时,大麦、小麦已经成熟,是农民抢收的关键时期,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总之,芒种节气是农民要争分夺秒的去劳作,是真正的“三夏大忙”。
当然,这个时期随着降水量增多,强对流天气增多,要注意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恶劣天气情况。
古人把每个分为三候,用来表示节气特点,芒种三候分别是:一侯螳螂生,二侯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古人认为到了芒种第一个5天,螳螂能感知阴气初生,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要破壳生出小螳螂。过了5天后,伯劳鸟感阴而开始鸣叫,我们常说的“劳燕分飞”中的“劳“指的就是伯劳鸟,“燕”指的是燕子。再过5天,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这个鸟我们管它叫反舌鸟,也叫百舌鸟。
到了芒种,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天气情况了,芒种节气农谚除了刚才提到的“芒种端午前,到处有荒田;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以外还有很多,都是古代人们通过长时间劳作结合天气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分享几个给大家!
例如:“芒种忙,麦上场”、“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不雨直干”、“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等等。
农村老人为什么说“端午前怕芒种”呢?根据往年来看,端午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将步入梅雨季节,进入主汛期。另外,东北华北等地也可能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出现雷暴和大风、冰雹等天气情况。
如果,芒种提前到端午之前,降水的天气增多,可能会一直下雨,不利于抢收小麦。并且,还会影响到夏播作物的播种和插秧。所以,老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是害怕端午出现在芒种之后的。
古人的农谚都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时候出现的,拿到现在可能没那么准确了。并且,我们现在收割小麦不像过去用手工收割,用机器很快就收完了,还是不需要太过于担心的。但是,雨季来临还是要紧张起来,抢收抢种,您说呢?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的意思?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是用来形容耕种收成的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