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非承载式和承载式有何区别 承载式车身能轻度越野吗?

[更新]
·
·
分类:贸易
4736 阅读

汽车上非承载式和承载式有何区别

承载式车身能轻度越野吗?

承载式车身能轻度越野吗?

只要四驱系统足够强大且不心疼车……承载式车身能够越野?这一问题应困扰了很多SUV用户。众所周知非承载式车身的抗扭强度偏低,原因为车辆没有独立的底盘加固车架,四大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悬架系统均直接固定在车架上。车辆在行驶中面对路面较大程度的起伏,一旦悬架行程压缩到极限或程度过大,此时直接冲击的正是车架,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参考下图。
「承载式车身」在崎岖路面通勤,车架的扭转状态就像是上图所示。车架的基础结构不是“高强度”,更不会是“超高强度钢”,而是屈服强度普遍在“300/600Mpa”区间的普通钢材。这种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标准都很低,所以车架的扭转极限也会设计的比较保守;然而在这种高频率的扭转中虽然不至于直接扭断车架,但是没有一次大幅扭转也都在加速金属疲劳。
金属疲劳概念基础材料或零部件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在某一处或多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可见的裂纹,或者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构断裂。通俗一些的描述则为:内部结构不可见的断裂首先出现,此时车架会有轻微(难以识别)的变形,随后则是出现裂纹或裂缝,最终说不好哪会就会造成车身断裂。
承载式车身用以越野的话,几乎每一次用车过程都等于在加速“内部结构断裂”。而且一定会从固定螺旋弹簧与减振器的车架位置开始,其次则是最核心的底盘位置。大部分车辆会在长期如此用车后出现「车身不水平」,也就是单侧车身偏低,这就是变形导致的结果。当然也存在螺旋弹簧金属疲劳程度不一致的影响,只是车架也避免不了而已。
越野四驱承载式车身适时四驱上述两大平台总会同时出现在SUV上,所谓的适时四驱系统基本没有越野能力。因为传动系统中没有分动箱,而是直接通过「多片式离合器限滑差速器」进行扭矩管理;其功能是通过压紧离合器片实现传动传动轴“统一转速”(限滑),前后桥会获得50:50的动力分配。然而离合器摩擦片长时间分动会产生高温,温度的升高会降低离合器的摩擦系数,分动的可靠性就要差的多;长时间四驱“越野模式”后会出现通过能力的快速下滑,此时只有前后桥有某一个车轮就无法脱困了。
「电子限滑」概念:适时四驱系统的城市SUV普遍没有“差速锁”,同轴车轮如果某一侧压到湿滑路面上,动力则会通过“开放式差速器”传递至该车轮,另一侧有摩擦力的轮胎会因为滚动阻力过大而无法获得动力。此时车辆会因打滑而无法脱困,想要越野就只能以“电子限滑”实现“反向动力分配”——为打滑车轮单独刹车,动力无法通过差速器传递至被刹车的车轮,结果只能向对侧车轮传动。分动比例为100:0或0:100,概念参考下图。
图1:打滑状态
图2:限滑状态
说明:电子限滑理论上可以实现理想的脱困能力,然而绝大多数量产车的限滑制动力都很弱,除了JEEP品牌的部分SUV还算好一些。也就是说城市SUV即使有四轮驱动也没有「越野能力」,只是通过性优于前驱或后驱车而已。这种“能力的限制”正是为保护车架,用户在感受到不能越野后自然不会再瞎折腾,就是这样了。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非承载车高速不稳吗?

谈到非承载式车身,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硬派越野、皮卡等车型,就这些车型来说,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但是,多数和同级别轿车比较更有说服力,就SUV来说,承载式车身的,一样不如轿车更稳定,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元件联接,相比下,一体化结构的承载式车身则有行驶更平稳、震动和噪音少,车轻油耗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更适合城市路面和高速路面用,所以所有的轿车都是这种车身。
当然,任何一样东西的存在,有缺点但同样存在优点:
非承载式车身由于有梯形大梁,所以其结构刚性非常强,拥有很好的耐冲击,抗扭曲性能。大部分中高端SUV都是采用这种梯形车架结构。这种结构除了强度高以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离地间隙大。可以提高通过行。但是辩证地讲,非承载式车身在公路性能方面,过高的离地间隙反而会带来较高的重心,使得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下降。
非承载式车身由粗壮的钢梁焊接在一起,再扣上一个类似于承载式车身的外壳,所以车重是一个软肋。因此对于非承载式车身的SUV通常要匹配大排量大扭矩的发动机,油耗固然也上升了。
承载式车身由于重心底,使得在同样横向震动情况下车内人员的晃动幅度比较小。非承载式车身由于重心高,导致车内乘员晃动会较大。不过好在非承载式车身通常簧上质量比较大,所以相对缓解这种不舒适的感觉。
对于非承载式车身,如果撞击点在钢梁上,由于车架的钢度极高,所以它的形变量会非常有限,那么大梁不一定能很好地保护车内乘客。如果撞击点不在大梁上,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与车壳之间是通过悬置进行的软连接。在发生碰撞时,大梁上受到的巨大应力基本上无法有效地传递到车壳上,而梯形大梁的形状和结构也非常不利于能量的分散.所以在发生碰撞时,梯形大梁也是无法安全保护室内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