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文言文翻译大全
怎么提高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怎么提高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怎么能够提高文言文水平?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的方法?
现将一种切实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三读法”简介如下:
1、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之所以这样读,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从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
2、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一是知人。
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是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是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3、三读,借助题目,以“题”悟意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文言文和初中的区别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是初中文言文的延伸与扩展,他们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老穆就拿中考和高考考场上的文言文进行对比吧,或许更具说服力。
在考场中,高中文言文阅读与初中文言文阅读还是有较大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章篇幅有较大不同
初中文言文,一般篇幅较短,而高中文言文,篇幅则较长。
中考文言文,如下:
高考文言文,如下:
【二】试题难度有很大不同
尽管中高考考点都一样,但难度却不同。
文言文阅读考点一般有实词含义、虚词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句子翻译、断句、概括与分析、文化文学常识题等。
中考文言文,难度一般,只要掌握课内知识点,基本上就能答出课外的试题。
高考文言文,难度则较大,尤其是翻译,更是难上加难。
【三】分值有所不同
中考文言文,分值一般在8—10分。
高考文言文,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
【四】文章出处有所不同
中考文言文,既有考察课内的地区,也有考察课外的地区。
高考文言文,全部选自课外。
再者,中考文言文容易从《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等著作里选取文章。
高考更容易从《史记》、《二十四史》等正统历史典籍里选取文章。
结束语老穆遇到过不少高三的学生,他们20分的文言文,往往只能得个两三分,少的可怜。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连文章内容都读不懂,谈何做题呢?
所以老穆要提醒各位同学,在初中时,一定要好好学习文言文,尤其是实词含义和虚词意义及用法,一定要多多积累。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