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积公式是怎么理解的 什么是笛卡尔积运算?

[更新]
·
·
分类:行业
2079 阅读

笛卡尔积公式是怎么理解的

什么是笛卡尔积运算?

什么是笛卡尔积运算?

有A集合学生与B集合老师,他们如果没有WHERE的关系约束,则连接(JOIN)后就会产生所有可能出现的阵列乘积,即笛卡尔积。e.g:A{S1,S2} B{T1,T2}A与B笛卡尔积后(注意,不可以像乘法那样实体关系可以进行交换乘机位置。)
A * B {ltS1,T1gt,ltS1,T2gt,ltS2,T1gt,ltS2,T2gt}

x与y和与积的公式叫什么?

解释如下 :
笛卡尔乘积是指在数学中,两个集合X和Y的笛卡尔积,又称直积,表示为X×Y,第一个对象是X的成员而第二个对象是Y的所有可能有序对的其中一个成知员,而笛卡尔乘积的具体算法及过程如下:
设A,B为一个集合,将A中的元素作为第一个元素,B中的元素作为第二个元素,形成有序对。所有这些有序对都由一个称为a和B的笛卡尔积的集合组成,并被记录为AxB。

卡当定理?

该定理即为提出了虚数的概念。
16世纪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重要的艺术》一书中,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被后人称之为“卡当公式”。
卡当定律即指他是第一个把负数的平方根写到公式中的数学家,并且在讨论是否可能把10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时,他把答案写成40,尽管他认为和这两个表示式是没有意义的、想象的、虚无飘渺的,但他还是把10分成了两部分,并使它们的乘积等于40。给出“虚数”这一名称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在《几何学》(1637年发表)中使“虚的数’‘与“实的数”相对应,从此,虚数才流传开来。

积的乘方的底数是什么?

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乘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可以简记为,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n=a^n×b^n   这个积的乘方法则也适用于三个以上乘数积的乘方。如:  (a×b×c)^n=a^n×b^n×c^n  aM次方与aN次方相乘,(M,N为正整数)   自主探究:将式子反转后也可称为“同指数幂乘法”   即: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a^n*b^n(ab)^n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其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当a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一个数都可以看作自己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在写分数和负数的n次方时要加括号。四则运算顺序:先乘方,再括号(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接乘除,尾加减。计算一个数的小数次方,如果那个小数是有理数,就把它化为 (即分数)的形式。特别的,除0以外的任何数的0次方均等于1。0的非正指数幂没有意义。扩展资料:任何非0实数的0次方都等于1。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1)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数幂是负数。(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数次幂都是0。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其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当a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注:下面的讨论中,底数均不为0。乘积的概念取决于“乘法”概念的定义。 当人们将乘法的对象集合提升为更一般的集合,诸如群、环、域等时, 乘积的概念也将有所变化。设A是一个集合, 我们定义乘法F:A ×A→A, 即一个从A与自身的笛卡尔积到A的映射。 设(x,y)∈A×A, 那么我们称像元素F(x,y)为x和y的乘积, 简记为xy。乘积是数学中多个不同概念的称呼。算术中,两个数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它们的积或乘积。当相乘的数是实数或复数的时候,相乘的顺序对积没有影响,这称为交换性。当相乘的是四元数或者矩阵,或者某些代数结构里的元素的时候,顺序会对作为结果的乘积造成影响。这说明这些对象的乘法没有交换性。当相乘的对象多于两个的时候,常常使用连乘号∏(大写的π)表示。就如同多个对象的加法使用∑作为符号一样。一般约定,相乘的对象只有一个的时候,乘积是对象本身;没有相乘的对象时也可以约定所谓的“空积”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