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叫真正的因材施教 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区别?

[更新]
·
·
分类:行业
4267 阅读

怎样才叫真正的因材施教

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区别?

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可以这样理解,量力性原则的角度是学生能做什么,而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去学生。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原则。指教学与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使教学的任务、教材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是儿童可接受的。
既不要负担过重,也不能轻而易举,要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保持一定难度,要在能力尚处在形成状态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儿童经过努力去解决问题。
贯彻这一原则,要准确了解和估计幼儿接受能力和智力体力发展水平,采取合理教学结构,恰当地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教学。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
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教师如何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要积极思考几个问题:
1.如何化解个体教育和班级集体教育之间的冲突
目前的班集教学是针对全体的学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模式,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的教学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要在不改变集体教学的前提下,想要如何解次这种冲突,在集体教学中又要最大限度地注重个性教学,还是有待研究的。
2.在进行合作探究时,学生能很好地合作并自觉探究吗
合作探究是分层教学课堂进行的核心部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结果。受个性、年龄和分组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分组学习中能否相互合作,又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3.分层教学是不是能真正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主张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同时,面对现行的教育体系,学生能充分利用好时间和空间吗?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学生层次的区分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并结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教师和家长们的意见,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组。这种分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差异,是属于客观性的。分类的结果教师清楚就好,不需要对学生公开。学生分类教学便于分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利于教学,也是有目的性的。分层后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征,将学生按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同学之间互助互学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和合作意识,从而形成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2.教学目的的分层
将教学课程标准化的目标进行细化分层,使得目标具有层次性,也比较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根据有层次的教学课程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实现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的方向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学分层有以下几点:
(1)备课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写备课导学案,便于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在备课准备中要注意知识问题化,问题有层次,内容要少而精,导学过程要尽量简单化。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自动探究学习,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分层
对于优秀生主要以提点为主,让他们独立进行学习,并且要求他们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学习,这样可以在教导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对中等生要注重多讲多练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放低要求,注重少讲多练,尝试自己去解答。
(3)作业任务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对学困生需要进行强化训练,中等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优秀生则以综合性知识进行练习为主。
(4)分层评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多层次的鼓励学生,有效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一个星期或是一个月看他们的成长日记,结合小组量化进行评分;对于前进名次的评价,教师不再关注学生原先的名次,要注重前进的名次,并以此来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不可限量的,如果这个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太理想,那他在其他方面肯定有一定的天分,所以,教师要在活动方面和艺术方面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