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帐新手手把手教学 为什么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89 阅读

手帐新手手把手教学

为什么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

为什么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

什么是内向性格?什么是外向性格?内外倾,是性格的两个维度。
内向性格,指的是人们向自己的内部精神世界探索的心理取向;
外向性格,指的是人们向外部客观世界探索的心理取向。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时候,主要是看人们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什么是精神内耗?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并没有做很多事,可就是感觉身心疲惫?
事情刚开展不久,就觉得累,坚持不下去了?
每天脑子里装着好多事,却根本捋不清头绪?
觉得有很多事应该做,却感觉没精神、没力气、行动不起来?
……
凡此种种,都是精神内耗的表现!
每个人都像是一块电池,能量在某一时间段内是有限的。
不仅我们投入体力做事的时候,会因为有所消耗而感觉疲惫,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精神世界的活动也会消耗心理能量,让我们感觉疲惫。
为什么内向的人精神内耗更多?一、内向的人敏感、细腻,思虑较多。比起一些神经大条的外向性格的人,内向型的人是典型的“思想者”。
他们常常对一件事情反复思虑、仔细比较、不断内省,在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中,心理能量就会被大量消耗。
二、内向的人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却往往是万马奔腾。遇到不开心、不如意的事,外向性格的人会选择向外部世界发泄能量,发泄过后,内心就轻松了,所以,可以说,他们是向外部开战的一类人;
而内向性格的人,战役常常在内部打响。虽然他们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可在别人看来,他只是变得更沉默了一点。
可是你要知道,这种内部战役的能量消耗往往是巨大的,这就是压力事件过后,人们会感觉心力交瘁的原因。
三、内向性格的人,心理冲突的情况可能会更多。心里有事,可是我不说;
心里难过,可是我不表达;
心里烦闷,可是我不倾诉!
那么,这种种情形,就会表现为内部精神世界的冲突!
思绪万千,却没有一个向外的纾解的通道,于是便会导致更大的内耗。
如何改变“精神内耗”的状况?第一、果断决策。
犹豫不决,或是下定决心之后又反复思虑,这种情况,常常使人感觉烦躁、焦虑、疲惫不堪。
其实,很多决策本身都很难用对或是错来衡量,不同的决策,就好像不同的道路,怎么走,怎样执行,才是更重要的。
第二、学会放下。
事情发生后,适度的内省,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要将事情长时间地积存在心里,这样很容易造成精神负担过重。
人体就像一台电脑,时常清理缓存、清理垃圾,我们才会感觉更轻松、更清爽!所以,别跟过去“过不去”,放下、清零,就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减少内耗。
第三、拒绝拖延。
为什么拖延会让人感觉累呢?那是因为你的内心在对抗中发生了严重的能量消耗。
一个声音说:我得尽快行动起来;
一个声音说:没力气,不想动。
拖延的行为和内心的抗争,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焦虑体验,虽然你什么都没做,可却会感觉又烦又累。
这种情况下,拒绝拖延,行动起来,人反而会变得轻松!
第四、向外纾解。
内向性格的人,之所以内耗严重,就在于无法将内心冲突的能量有效纾解。
你可以尝试着用这样几种方法来释放能量:
运动,用身体的紧张来代替精神的紧张;
倾诉,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释放出去;
放空,尝试着清理自己的内心,让纷繁复杂的情绪停歇下来、平复下来,内心如同宇宙一样空阔辽远,心理放松了,内耗减轻了,精神就没那么疲惫了!
我是心理咨询师镜心,温暖陪伴、疗愈心灵,喜欢我别忘了关注我哦!

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快速运用到生活中去?

先讲个故事。
记得几年前去面试一家很厉害的公司,面试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我当时有点蒙,因为不太明白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面试官见我许久不开口,补充道,“那你平时都喜欢看哪方面的书?”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但因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和总结过,只能根据近期看的书临时归纳出几个领域,面试效果也可想而知。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思考每个阶段,我需要积累哪方面的知识。从信息碎片化到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在这件事上我坚持了近3年——建立个人知识数据库。
建立个人知识数据库
知识体系的建立,最关键的一步是明确自己未来3-5年或10年,需要积累哪方面的知识,主动构建你的个人知识结构。然后才是如何通过高效的工具和方法去积累这些知识。
比如你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积累如体育、旅游、营销三个领域的知识,在碎片化阅读中一旦看到与这三个领域的相关信息,就将其收集在一个聚合平台,一周或半个月定期花充足的时间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组织、补充、归纳,最后保存精华。
这样既能有意识地扩充所需知识的广度,又能针对性地通过回顾、联系、查询、补充等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定期梳理,这个数据库将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三个工具,让你快速建立知识数据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工具是不行的,我强烈推荐这三个工具,分别是OneNote、思维导图Mindmanager、印象笔记。
个人知识数据库的建立需要运用这三个工具完成三个步骤。
第一、用思维导图Mindmanager搭建出你需要的知识结构(即领域)。
第二、将日常浏览到的知识结构范围内的有用信息复制到OneNote或印象笔记进行暂存。
第三、定期对所收藏信息进行整理消化,并将所得精华全部保存到OneNote存档,方便信息的管理与查询。
1.思维导图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有知识结构和没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积累程度,就像有目标和没目标所达到的效果也相差甚远一样。如果你还没有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将你感兴趣的、工作需要的、成长需要的、以及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吧,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已经是大家熟知也常用的工具了,它可以用于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生规划等多种场景,搭建个人知识结构也是其中之一。
初步是这样的:
再细分是这样的,如果暂时无法细分就保留一级即可.
r
画出你的知识结构之后,你需要一个工具来装载这些知识领域的信息。OneNote最常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现在也有手机APP,可以像其他笔记软件一样,实现电脑信息与手机信息的双向同步,但只有苹果系统同步时速度较快。
这个软件最好用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装载你在第一步中用思维导图画出的所有知识结构的内容。以下图为例:
OneNote的整体界面,建议保存下来横屏看1) 建立各个领域的专属笔记本
2)各笔记本里可新建细分的分区,分区太多还可归纳为分区组
3)各分区里可新建无数页面
更方便的一点是,任何网上的信息,只要复制到OneNote,末尾都会自带网页链接,这样很方便回头查找信息来源。建立好数据库分类后,无论是平时在电脑上浏览信息,还是手机上接收碎片化信息,一旦看到和你知识结构相关的信息,都直接复制过来进行整理保存,长此以往,这个数据库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价值。
但前提是,也是最关键一点,这个数据库需要定期整理、消化、归纳。如果只是保存信息,而你几乎不去看,那么也是形同虚设。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要文档长一些,就没有耐心看完,但这又是需要积累的信息,那就在OneNote上新建一个笔记本叫做“待整理”,所有未经处理的信息都放在这里,然后每个周末统一阅读、过滤、再分门别类将精华放到相对应的位置。同时经常对这些精华进行消化吸收和补充整理,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你记住所有知识,而在于当你需要某方面知识的时候,你知道你的数据库里有,然后直接调用。
OneNote的查找功能也很赞,只要输入关键词,跟其相关的页面或分区都能迅速跳出来。OneNote的资料备份是电脑硬盘,不存在容量不够的问题,而且每一个笔记本或分区都能单独另存,发送给其他人也很方便。
3.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作为Onenote的辅助工具,尤其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收集碎片化信息非常方便,并随手记录你的灵感和想法。强大的印象笔记可以在微博、微信、乃至很多app兼容,直接保存,需要整理的时候,只需要同步到电脑版印象笔记上,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阅读整理,最后再把处理后的信息归档到OneNote上。
三个工具,三个步骤,不需要半天,你就能搞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们都用什么工具收集和整理知识呢?欢迎留言交流。
厦九九,专职品牌运营,业余原创作者,个人成长学习博主,分享给人启迪的知识与技能。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