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考散文的答题方法 散文的阅读题型和答题技巧?

[更新]
·
·
分类:行业
3380 阅读

掌握中考散文的答题方法

散文的阅读题型和答题技巧?

散文的阅读题型和答题技巧?

散文的阅读题型有:
一、题目设题类
1.题目的含义
答题技巧: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概括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暗示)揭示了……的主旨。
2.题目的作用
答题格式(思路):
即题目含义(答题格式(思路)同上);是全文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揭示文章主旨 、提示文章线索、紧扣文章内容、吸引读者注意 、一语双关
3.为文章拟一个题目
答题格式(思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4.寻找线索
答题格式(思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标题(2)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3)文中抒情议论语句(4)作者思想感情(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二、情节设题类
1.概括全篇情节
答题格式(思路):人物 事件(经过可以略去,起因,尤其是结果一定要有)
2.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小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记叙文)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题格式(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概括情节的变化
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提示性填空;只有几个空,没有任何提示。
答题格式(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人物形象设题类
1.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答题格式(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答题格式(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评价人物形象
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限制。
答题格式(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加以赞美。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激情。
4.补写人物心理
答题格式(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四、句子设题类
1.重点句子理解(作用)
答题格式(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有利于突出……。(往主旨上靠拢)
文首: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前后照应。总结上文,开启下文。为下文作辅垫。衬托作用。渲染,烘托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文末: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2.描写句理解(作用)
人物描写作用答题技巧:
1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形象、性格及感情的变化。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身份。
3.心理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4.动作描写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心理。
5.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
人物描写方法:
1.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4.人物描写方法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答一个):
(1)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
(2)表现了人物(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 心理)
(3)表达作者(有时是“我”)……(情感)
(4)为下文……作铺垫
(5)如果是侧面描写,应回答:从侧面烘托……
(2)环境描写句
答题格式(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揭示人物心境
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情感基调,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
社会环境描写句:
答题格式(思路):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了下文……情节。(推动了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作铺垫)
句子赏析的答题技巧
①从句式入手
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3反问句,加强语气
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
②从修辞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从用词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
⑤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
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初中一年级怎么学好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

阅读理解和作文,几乎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若要面面俱到讲细讲透,恐怕可以出一本书。我虽是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也不敢说能给你什么立竿见影的秘诀,只能从大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分三个层次:知大意、明主旨、能鉴赏。初中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要求在概括文意、归纳主旨的基础上,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概括文意通常与归纳主旨融合在一起考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们就在训练学生概括文意,事实上,一般来说这种题并无多大难度,“概括”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当概括文意成为考试题之后,答案变得标准化或者说僵化,形成一定套路,就会给学生带来困扰。
不过抱怨没有用,尽力寻找规律归纳方法,才是务实的态度。我们可以按文体特点总结答题方法,如:
记叙文,五W法。其实三W就足够了(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写得太具体不够精练。
说明文,对象 成因(过程) 用途(意义)。
散文,人物事 情感。
议论文,论据 论证方法 论点。
不过方法是建立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的,动笔答题之前,必须沉下心来,以阅读者视角通读全文。为什么强调阅读者视角呢?因为考试有时间限制,难免心浮气躁,希望采取跳读方式,边读边做题。这种状态是无法进入文本的,因而也不可能准确把握文意。
做考试题是这样,平时课外阅读也是这样。课外阅读一定要是一个愉悦享受的过程,不要带着任务和压力阅读——要读多少名著多少文字,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阅读,很难有持续的兴趣,人会变得越来越焦虑。
再说鉴赏。文学鉴赏能力是随着一个人阅读面的增加、人生阅历的增长,以及持续不断的训练而日益提升的。这是一种高级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没有边界。鉴赏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思想的成熟。
学生阶段,当然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鉴赏技巧,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当我们熟练掌握这些抽象出来的方法技巧之后,我们的观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会得到极大拓展。
至于具体有哪些技巧,各类学习资料已归纳得非常全面,不赘言。建议归纳整理之后,一边应用,一边强化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再来慢慢消化。
然后说作文。不想说应试作文了,前面答过这类题,写重复的东西太腻味,而且我个人认为那些内容毫无营养,不利于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
我一直认为,人人都有基础写作能力,无非就是把话说清楚而已。当然,写得极具文采是需要天赋的,那是作家们的事了,不在讨论之列。最近读到“王左中右”的公号文章,感叹不已,我便是一天写24小时,连写30年,也达不到那样的水平。所以若无过人天赋,就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然后便是持续不断地写,兴致盎然地写,咬紧牙关去写。为什么说这些看似矛盾的话?因为制订写作计划是容易的,起初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简单,但坚持下去却非常难。我参加头条学院教师班时,群里有两百多位同行,但一个月后完成任务顺利结业的,只剩七十多人,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日更一文,中途放弃了。
关于写作文的技法汗牛充栋,也都有用,但我认为首先要找到驱使你持续写作的原动力。比如写日记就是个好方法。经常参加写作比赛、向报刊杂志媒体平台投稿,获得认可产生巨大成就感,也能激发持续写作的动力。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也就没有写作。因此,广泛大量地阅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础。
先说到这儿吧,内容粗浅,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