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孩子不会写作文,一般问题是出在哪?

[更新]
·
·
分类:行业
4914 阅读

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孩子不会写作文,一般问题是出在哪?

孩子不会写作文,一般问题是出在哪?

在小学语文试卷里,作文大概占30分,作文写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多少?孩子不会写作文,应该怎么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1:写日记,培养孩子记录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天遇到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鼓励他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多看优秀作文!并作出总结,别人的作文好在哪里?哪里值得借鉴?中心思想是什么?
3:积极鼓励孩子发挥大脑,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去探索!
4:把歇后语,警世名言适当用到作文中去,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
5:多动笔,孩子一定要多写多记,熟能生巧,写多了记多了,考试时心里就有底了!
6:写作时思路一定要清楚,卷面一定要整洁,字迹一定不能潦草,阅卷老师会有整洁分哦!
谢谢,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习惯在学习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学习习惯是最根本的,是管长远、打基础的。语文学习习惯不好,语文成绩往往也不会很优秀。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想从4个方面来具体说一说。
一、引导习惯于思考看到的每一处文字都要养成去思考斟酌的习惯,也就是爱咬文嚼字的习惯。在课文《田忌赛马》中,频频出现“齐威王”的称呼。其实“齐威王”是他死了以后,他的后人给他封的谥号、庙号、尊号之类,当时大家怎么会这么叫他呢?这里显然是编者历史知识欠缺,想当然了。如果让学生都养成将看到的特别是有文字的地方都去思考一番的这种好习惯,语文不好都不行。
二、引导习惯于回味也就是说,要养成所听到的都要去回味它的意义、作用的习惯。记者采访一位老奶奶。记者问:“你对在城市随便燃放鞭炮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啊?”老奶奶:“我还能怎么看啊?就是爬窗户上看……”这不知是老奶奶没有听懂记者的言外之意呢,还是是一个讽刺。如果让学生都养成将听到的都去回味一番的习惯,自然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提升,语文也会好起来。
三、引导习惯于反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学生做错事, 老师总喜欢让他写一篇检查,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也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养成去进行反思,总结其优劣得失的习惯。荀子在《劝学》中就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如果我们都养成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学语文、教语文还是干别的,都会有所收获的。
四、引导习惯于表达也就是要养成随时把心中的收获感悟及时表达出来的习惯。表达就是说出来或写出来,表达就是运用。今天学生学的知识不是少了,是缺少运用。比如背了那么多古诗文,看了那么多电视广告标语,唱了那么多经典歌曲,可口头表达(讲话) 很多是土语粗话,缺少文学味,自然口才就不好。有句话说,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就是人才。这是有道理的。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语文。赵括把兵书读了千百遍,在纸上推演了千百遍,到了实际的战场上,还是一个输。 说明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能记住听到的15%,看到的10%,亲身经历的80%。说明行动实践操作很重要。
结语:作为教师,引导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习养成习惯于思考、回味、反思、表达的语文好习惯,语文学习也就没那么费劲了。因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是学语文的场所,无处不可学语文。李镇西早就提出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观点。比如当看到“屠呦呦”三个字时,如果我们能习惯性地想为什么会取名“呦呦”呢,就可能联想到《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比如当看到“周星驰”三个字时,如果我们能习惯性地想为什么会取名“星驰”呢,就可能联想到《滕王阁序》中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如果都习惯性地追寻探究,自然而然就是在学语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同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