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同余方程求解方法
三五七余数定理?
三五七余数定理?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见同余)的方法。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又称中国余数定理。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
用现代数学的语言来说明的话,中国剩余定理给出了以下的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
对于求S的通解公式:
s(a1*m1*m1的逆元 a2*m2*m2的逆元 ··· ak*mk*mk的逆元)%m;
其中mm1*m2*···*mk;
用线性同余法生成随机数序列的公式为?
int占4个字节,即表示int类型的存储大小为4个字节。如果转成十进制来说就是“-2147483648~2147483647”
即:int只能存放这么大的数字。。。超出范围则溢出。。。
你程序中会有:9708163*54645530502567135早已经超越了int的存储范围,就会被转换为相应的补码。
就是负数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负数了,再次运算的话可能会有生成整数。
孙子定理,讲的到底什么东西啊,大一萌新不懂?
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见同余)的方法。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又称中国余数定理。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孙子算经》中首次提到了同余方程组问题,以及以上具体问题的解法,因此在中文数学文献中也会将中国剩余定理称为孙子定理。
求方程组的解为什么只能对系数矩阵做初等行变换?
初等列变换很少用, 只有几个特殊情况:
1. 线性方程组理论证明时:交换系数矩阵部分的列便于证明
2. 求矩阵的等价标准形: 行列变换可同时用
3. 解矩阵方程 XAB: 对[A;B](上下放置)只用列变换
4. 用初等变换求合同对角形:对[A;E]用相同的行列变换
初等行变换的用途:
1. 求矩阵的秩,化行阶梯矩阵, 非零行数即矩阵的秩
同时用列变换也没问题, 但行变换就足够用了!
2. 化为行阶梯形
求向量组的秩和极大无关组
(A,b)化为行阶梯形, 判断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
3. 化行最简形
把一个向量表示为一个向量组的线性组合
方程组有解时, 求出方程组的全部解
求出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 且将其余向量由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
4. 求方阵的逆
(A,E)--(E,A^-1)
解矩阵方程 AXB, (A,B)--(E,A^-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