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更新]
·
·
分类:行业
3818 阅读

如何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阅读要靠兴趣,但事实在我的班上,真的就有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甚至让他干啥都行,就是别让他安静地坐下来阅读。面对任何问题时,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唯有找到病根,才能药到病除!”那么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享我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是怎么处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就是不爱读型。
这一类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动手能力特强。要么爱运动,要么爱做手工做家务,但就是不爱读书。究其原因,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爸爸妈妈从小并没有培养孩子“坐得住、专注以及阅读”的好习惯。到了小学,发现孩子阅读能力比其他孩子弱,虽然过了孩子最佳训练期,但只要家长肯下功夫,其实依然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想要培养这一类孩子的阅读习惯,爸爸妈妈必须下狠功夫,想靠老师,根本实现不了。因为老师精力有限啊~我一般会建议家长们分几步走:
A、创设阅读氛围。家里可以开辟一个阅读角,一定要温馨舒服,孩子愿意呆在那儿,那就成功了一半。
B、亲子共读时间。爸爸妈妈每天尽一切可能抽出时间陪孩子阅读,根据孩子的情况,可以一起读一本,也可以各自选一本读。但这个时间段,请不要孩子读书,你玩手机,这样的阅读无效!
C、用好奇心带动阅读。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在孩子坐不住阅读之前,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听故事、看影视剧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好奇,继而让孩子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
2、只看漫画型。
这类孩子有一个优势就是他很爱看。只是他爱看的并不是书,而是纸质的动画片。家长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逐步引导孩子,如看一本文学类的作品,奖励一本漫画。具体情况还是要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来。
3、只看某一类型。
这类孩子其实多半是喜欢自然科学类的。他们的视觉神经特别敏感,对那些图画能做到了然于心。但文字一多就坐不住了,没兴趣了。这类孩子需要家长慢慢引导,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看,而且在选书上家长们也要多花一些心思,文字书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孩子看的图画书,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也能慢慢爱上阅读。
如何有效指导?
1、家庭反馈。既然是课外阅读,就不要指望老师在学校花时间知道孩子,因为真的没时间~但家长可以和老师多交流,多学方法,我相信没有老师会拒绝爱学习的家长!
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阅读反馈,共读的书目,没读完可以一起来猜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已经读完的,可以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
2、重(chong)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阅读速度和质量,不能只图数量,不顾质量。当这几本书孩子没有达到你预期的阅读效果时,请不要给孩子买新书,让他折过头来再读。
3、有目的的选书。一定有很多家长在个孩子选书的时候是盲目的,百度上一搜“xx年级阅读书目推荐”就给孩子买回家了。其实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本学期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进行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孩子在课堂上会接触到的课外书,这样孩子不仅会有兴趣阅读,而且阅读质量也会提高。
4、阅读笔记。我把它放在后面来说,是因为其实孩子在培养阅读兴趣阶段是不适合做笔记的,他连书都不想读,还指望他做笔记,真的是不太现实。但如果当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家长可以慢慢渗透一些做笔记的方法给孩子,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
5、思维导图。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推荐,但我不知道大家对导图的了解有多少。确实,思维导图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视化,再加上它可以使用一些图画,会让很多孩子一看就喜欢。但真正要使用导图来提高阅读质量,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拿来做导图,也不是一来就能让孩子自己做导图。一定要让孩子先系统的学习了思维导图,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慢慢来适应导图。否则,最终只会让孩子为了画图而画,把一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梢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四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l.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相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教学资源: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三、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