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过度看重孩子成绩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把考试成绩看得极重,对吗?

[更新]
·
·
分类:行业
2147 阅读

家长过度看重孩子成绩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把考试成绩看得极重,对吗?

小学一年级把考试成绩看得极重,对吗?

一年级的考试成绩与老师的读题和家长的主题,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所以说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是不对的。
同样的一份试卷放在同样一个孩子面前,如果家长和老师在读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切实的符合孩子的理解过程和做题速度,那么孩子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好,但是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考试过程中的题目不都不问,那么就没辙了,孩子的成绩绝对不会好的。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一年级关注孩子的成绩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孩子的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
同样的一套试卷放在两个孩子面前,同样的老师在读题的时候,孩子们在做的答案过程中,有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思考问题集中,那么这就是一种好习惯,有的孩子可能会认真听,但实际上一直在走神,对于这样的孩子,他的成绩虽然也能考到满分,但是这是一种坏习惯。
所以说对于孩子来讲,一年级最应当关注的就是孩子听老师读题的能力,听家长读题的能力,自己认真思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这一切才是家长最应当关注的。

经常听家长说:考试孩子其实都会,就是太粗心大意,做题不认真,你是教师的话会怎样回答?

我是寒石冷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面对家长说的:考试孩子其实都会,就是太粗心大意,做题不认真。
老师应该怎样回答呢?下面我给老师们支支招吧。
第一,老师要告诉家长,孩子考试时题会做,但粗心大意丢分,源于平时生活习惯培养缺失。
可能家长会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那老师不妨展开给家长讲一讲,孩子考试答题就是在做事,这和平时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没什么两样。既然是做一件事,就必须要讲究步骤和方法。如果家长平时重视教孩子按步骤做事,孩子就容易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有步骤不偷懒,反应在答题中自然也不会丢每一步,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粗心大意现象了。
第二,老师要告诉家长,孩子做题不认真,暴露出的是答题步骤训练不扎实。
第一步读题:必须要平时训练孩子有指朗读,锻炼孩子读题的耐心和细心,当孩子练习多后,再进入有指默读这一关,孩子自然就容易减少读题时的粗心大意了。
第二步思考:很多学生由于不重视读题,在题意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匆忙下笔,恰好把周密思考这一步给忽略了,凭着下意识的印象去答题,极容易出错。
第三步书写:有些孩子在前两步都不认真落实的情况下,必然会在笔答题书写这一步写错字、数、符号、列错算式等,自然会让结果也是错误的。
第四步检查:为了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平时必须要养成做事和答题都要在完成后检查的好习惯。绝大多数会做的题丢分,都是缺乏对照检查或运算结果检查造成的。
第三,老师要告诉家长,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平时下功夫。
老师、家长、学生,三者对考试的态度其实出奇的一致,都想考好,但是考好得有考好的素质和能力啊。这就涉及到学习品质培养的问题,如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业的上进心。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就生活懒惰不堪,保证在学习中也一样懒散。那么必然会将这种不好的习惯带入到考试答题之中。为此,家长必须要注重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就从点滴生活中着手,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后再延伸到学习之中。
第四,对老师个人而言,平时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在很多时候,仅靠家长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恐怕还真难以落实,毕竟家长的素质不一样,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和谐度也不一样。有些家长虽然知道怎样做,但孩子却不听,有办法也落实不了。为此,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培养孩子良好答题习惯的思维与意识,专门进行相当的步骤化训练,让学生们知道老师对正确答题的规范,这样的养成效果明显要比家长在家培养会更好。
结束语:通过题主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来看,明显暴露出你缺乏对家庭教育的真正了解,尽管你擅长学校教育的教学工作,但是很多时候,你应该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毕竟你也是家长嘛。一位好老师只有同步把学校和家庭教育都精通,才能真正有能力去指导家长,让家长在家里培养孩子好习惯好品质。同时自己也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步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就能做到家校步调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