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基本方法 古汉语中的句读是什么意思?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78 阅读

句读基本方法

古汉语中的句读是什么意思?

古汉语中的句读是什么意思?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
要对古文正确标点断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读一到三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一篇文章总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说理问的中心往往集中在一两句非常精辟的言语中。抓住关键就能把握中心,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脉络比较容易理清,而说理性散文应该注意层次的把握。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句子,还要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语气。做到正确标点。
利用句式
从词汇方面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意的现象比较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比较多。
从词序方面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从句式方面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需要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古人行文有个重要特点。喜欢对举成文,常常使用对偶、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以增强文章气势。掌握这一特点,只需要把标点的文章诵读几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够自然的把句子断开。
借助虚词
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和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些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上的“显著外部标志”,帮助我们断句。
1、“夫、惟、盖、故、粤、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点断句子。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它们的后面点断句子。

怎样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首先无疑是在强调知行合一的观点,那么知行合一到底是怎么个理解呢,我粗浅的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非常好。阳明先生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我粗浅的认为,王阳明这里强调的是,真知和真行,也就是,知离开了行,不是真知,是假言空谈。行离开了知,不是真行,是胡抓乱碰。所以并不是读了万卷书后要去行万里路去实践,也不是行万里路需要读万卷书,读书与行路是一个功夫,行不离知,知不离行。也就是告诉我们,读一卷书,若是真读真懂真信真用,就要去即知即行,行一里路。这样一以贯之,读万卷书即是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即是读万卷书,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即见功夫。
说的有点啰嗦,不知道回答是否明了,欢迎互相交流探讨。笔者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宋明理学方向。诚交天下爱好文史哲的朋友。

读万卷书是学校教育,行万里路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获得的是规范,是先人文明的传承。社会教育获得的是经验,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便是这个理。只有社会化的过程,才知道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及时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人社会化过程同样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不适应便会淘汰,仅读万卷书只能是书呆子,行万里路才是真正成才。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那才可能是国之栋梁。
仅读万卷书如同法家提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能活在虚拟的世界,一切想当然,却不知人心难测。
行万里路如同儒家提出“仁义、中庸之道”,深悟人心,各方寻找平衡,却又以道德伦理相束缚,终是传承千年,创造辉煌文明。
读万卷书明理,行万里路悟道。

只读书不实践会导致一个容易脱离实际,纸上谈兵。而盲目去实践会浪费大量的人力、无力。所以,我们需要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本意所在!

凡是要多学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