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数列所有的公式
连续数列求和公式?
连续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
① 利用配对方法推导
[引例] 1 2 3 4 5 6 … n.
② 奇数项数等差数列可以利用中间项求和
→ 总和中间项×项数。
等比数列求和
[引例] 1 3 32 33 3 3 3 3
连续自然数的平方求和与立方求和
以下适用于连续自然数,以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为例
→ 平方求和公式推导
[引例] 1 22 32 42 52 … n2
详细推导过程可参考我的平方求和问答
→ 立方求和公式推导
[引例] 1 23 33 43 53 … n3
小学阶段可用归纳思维来总结推导
数学数列万能公式?
应该没有什么万能公式,基础的是等差和等比数列,还有普通的求和,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分组求和。但是后期有一些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像累加,累乘,做差等等,还有很多小细节和难点。。。。
数列tn公式?
数列sn公式是等差数列Sna1n ((n(n-1))/2)d,等比数列Snna1(q1),Sna1(1-q^n)/(1-q),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
数列求和对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进行求和。求Sn实质上是求{an}的通项公式,应注意对其含义的理解。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
数列的待定系数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anAan-1 B型数列通项
例:数列{an}满足a11且an 1 2an1,求其通项公式。
解:由已知,an 1 2an1,即an-2
an-1 1
令an x-2(an-1 x),则an-2
an-1-3x,于是-3x1,故x-13
∴
an-13
-2(an-1-13
)
故{
an-13
}是公比q为-2,首项为an-13
23
的等比数列
∴an-13
23
(-2)n-11-(-2)n3
评注:一般地,当A≠1时令an xA(an-1 x)有anA
an-1 (A-1)x,则有
(A-1)xB知xBA-1
,从而an BA-1
A(an-1 BA-1
),于是数列{an BA-1
}是首项为a1 BA-1
、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故an BA-1
(a1 BA-1
)An-1,从而
an(a1 BA-1
)An-1-BA-1
特别地,当A0时{an}为等差数列当A≠0,B0时,数列{an}为等比数列。
推广:对于anA
an-1 f(n)(A≠0且A∈R)型数列通项公式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通项公式。
例:数列{an}满足a11且an2an-1 13n(n≥2),求an。
解:令an x?13n2(an x?13n-1)则an2an-1
2x?13n-1-x?13n53
x?13n-15x?13n
而由已知an2an-1 13n故5x1,则x15
。故an 15
?13n2(an-1 15
?13n-1)
从而{an 15
?13n}是公比为q2、首项为a1 15
?131615
的等比数列。
于是an 15
?13n1615
×2n-1,则an1615
×2n-1-15
?13n115
(2n 3-13n-1)
评注:一般情况,对条件anAan-1 f(n)而言,可设an g(n)A[an-1 g(n-1)],则有Ag(n-1)-g(n)f(n),从而只要求出函数g(n)就可使数列{
an g(n)}为等比数列,再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出an。值得注意的是an g(n)与an-1 g(n-1)中的对应关系。特别地,当f(n)B(B为常数)时,就是前面叙述的例8型。
这种做法能否进一步推广呢?对于anf(n)an-1 g(n)型数列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通项公式呢?
我们姑且类比做点尝试:令an k(n)f(n)[an-1 k(n-1)],展开得到
an
f(n)an-1 f(n)k(n-1)-k(n),从而f(n)k(n-1)-k(n)
g(n),理论上讲,通过这个等式k(n)可以确定出来,但实际操作上,k(n)未必能轻易确定出来,请看下题:
数列{an}满足a11且ann2nan-1 1n 1
,求其通项公式。
在这种做法下得到n2nk(n-1)-k(n)1n 1
,显然,目前我们用高中数学知识还无法轻易地求出k(n)来。
通过Sn求an
例10:数列{an}满足an
5Sn-3,求an。
解:令n1,有a15an-3,∴a134
。由于an
5Sn-3………①
则
an-1
5
Sn-1-3………②
①-②得到an-an-15(Sn-Sn-1)
∴an-an-1
5an
故an-14
an-1,则{an}是公比为q-14
、首项an34
的等比数列,则an34
(-14
)n-1
评注:递推关系中含有Sn,通常是用Sn和an的关系anSn-Sn-1(n≥2)来求通项公式,具体来说有两类:一是通过anSn-Sn-1将递推关系揭示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转化为项与项的关系,再根据新的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二是通过anSn-Sn-1将递推关系揭示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转化为前n项和与前n-1项和的关系,再根据新的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